close

之前我說,很多人會用「過多的情緒去處理小事」;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

上星期有一則新聞,因為捷運上有一個小孩哭著說要找媽媽,所以同車一位好心的女士,與帶小孩的女士發生爭執;事後證明,帶小孩的女士就是孩子的母親,只因為是外籍配偶身分,語言溝通不流利,而引發了誤解。

事實上,我曾經做過非常類似的事情。

好幾年前一次搭捷運,有一個孩子一直望著車窗,用平淡的語氣,嘴裡重複著:「救命啊!我被綁架了!救命了!」;那個孩子大約幼稚園年紀,旁邊坐著一個台灣女性。

同車廂互不相識的大家,面面相覷,大家臉上都是尷尬,眼中都是疑惑,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立難安。當然,誰在乎誰倒楣,因為我在乎,所以就只能我倒楣,哈;我走上前詢問。

我對著那位女士說:「不好意思打擾了!小朋友的語言,讓大家都很介意。請問小朋友怎麼了嗎?」

那位女士一聽到我說話,眼眶馬上紅了,像是好不容易逮到機會解釋,速度飛快的,非常大聲的吐出一大堆話:「這是我小孩,他有自閉症,今天老師教綁架求救,嚇到別人,我也很困擾…我不知道要怎麼辦?」

為了慎重,我先詢問母親,小朋友會不會回答別人的問話,然後對母親說:「為了慎重,我可以跟小朋友對話嗎?」母親馬上同意,我接著問了小朋友「小朋友,(指著那位女士)這是你的誰?」

小朋友轉過頭,眼神沒有對著我,回答「媽媽!」,然後又轉過頭,繼續他口氣平穩的「救命啊!我被綁架了!救命啊!…」

接著我和那位母親聊天,母親輕輕的哭泣,說小朋友經常有這樣的狀況,我建議母親,自己麻煩一些,把小朋友的診斷影本和手冊,或者是上課證影本這些,可以證明小朋友和母親身分的文件,隨身帶著。這樣會減輕許多的困擾。萬一有熱心人上前關心,也不至於弄巧成拙…

很多人都很熱心,像是上周那位和母親發生爭執的女士,這種熱心的人是讓我們世界更好不可或缺的人們;惟一的差池是「情緒」!若把這件事說成是對外籍配偶的歧視,真的太不應該了。

而我和上周那位女士最大的不同,在於處理事件的情緒強度。我沒有抱著質疑的態度,我沒有前去捍衛征戰的口氣,我先把我自己的擔憂和預設立場擺在一旁,先假設是我自己誤會人家。就是因為這些動機,我的情緒降到最低;那位母親不僅沒有從我這裡感受到敵意,反而可以藉機替自己澄清,並且向受到驚嚇的其他乘客致歉。也因此,造成了完全不相同的結果!

在心理學的看法中,人類會有行動,是因為先有了動機,才有所行動!而這個「動機」,是一個「人類內在趨策行為的力量/是一種內在的歷程,可以引起個體從事某些活動、行為或學習」,你可以解釋成『我們對外界人事物,預先抱持的看法、感受、想法或成見;是引導我們行動方向、行為強弱的一種內心趨力』

心理學中還有一個有趣的概念,就做「旁觀者效應」。這個「旁觀者效應」說的是,當人們覺得與自己不相干的事情,有別人會去處理時,人們會選擇旁觀而不作為,等別人去介入。

當一個社會個體,願意為了與自己不相干的事情,挺身而出時,通常是那個人感覺到情況的危機與迫切,自己非出面不可。當這個人有這樣的想法和思考強度時,這個人就會違背「旁觀者效應」,去做出行動!

當然,這樣的動機,通常就會是情緒強度很高,很多預設立場的思考;所以往往,在這樣的思考強度之下,就會先預設好壞,先有了基本的善惡看法;也就因由如此,說出口的第一句話的內容和口氣,往往就非常具有攻擊性或者捍衛性;也因此,就很容易在沒搞清楚狀況下,好心反而做壞事了。

而引發這個行為的那個,「情緒強度很高,很多預設立場的思考動機」,它最直接引發就是「情緒」!基本上,不管事情和我們本身有否相關,我們的行為,都是帶著「情緒」在操作的。而這樣子的情緒,是一種交雜著多預設立場並且強度很高的情緒;而這種影響情緒的預設立場/想法/成見的來源,往往和我們自己的人生經驗,有直接的相關。

尤其是在事件與我們個人有直接相關時,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個人經驗,成為我們判斷的資料來源,嚴重影響我們動機,產生不同的預期,造成不同的情緒強度,讓我們做出不同強度的反應和行為。

之前說的例子是與我們不相干的事件,相信大家都願意去學著放下預設立場,給別人一個澄清自己的機會。

但是,如果事情是與自己有直接相關的時候呢?你還會願意去把自己心中的預設立場和情緒,先擺在一旁,然後讓自己搞清楚狀況,再決定自己的反應與行為及語言的強度嗎?

跟自己沒有直接相關的事情,我們都覺得簡單,我們也都願意去學一個,不搞砸善意的行為方式;但是當事情與我們有直接相關時,我們往往會陷入自己人生經驗記憶的牢籠,總是把情緒預設值調到戰鬥等級,彷彿像是寶劍出鞘一定要見血一樣…沒必要的衝突/紛爭,原本的小事,弄成了天大的怨恨…

而這樣的狀況,最不利的卻是我們自己!

這等同是在我們的人生經驗記錄庫中,再添上一筆:世界很不安全,我們必須要盡一切力量,在第一時間先發制人、捍衛自己的記憶;漸漸的,我們就會變成攻擊性強、難相處,為了小事就和人起爭端,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角色。

這不是虧很大嘛!!!我們為何要被別人當成討厭的人?

那,與自己有關的事件處理的情緒強度,該如何拿捏呢?

情緒是一種,無法強行壓制的東西!壓抑情緒的成本太高,試圖壓抑情緒,不僅會讓你用去太多的注意力,會引發你更多的負向內在對話,更會讓你覺得委屈,而情緒扭曲並膨脹。所以,強行壓制,是最不明智的選擇。

那該怎麼做?

記得我一直在多篇文章中說,雖然世界上的確有惡意者,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別把別人都當成壞人,你記得我說過的這個概念嗎?

這個概念,就是自我情緒的救贖之道!!!

當然,就像我把這個粉絲專頁的年齡限制,設為18歲一樣;我們很多的學習,必須要在有基本判讀能力之後,再依照個人狀況予以微調。就像我說的「不要把別人都當成壞人」的概念,那必須是在,對事情的輕重緩急有所理解之後,再自我進行的一種思考引導。不然,你要小學生把世界上的人都當成好人,萬一遇上惡意者,發生意外怎麼辦?

言歸正傳。有幾個小絕竅:

1.不是每一件事情,都需要去處理!

2.不要把每個人都當成故意來傷害你!你沒有那麼的脆弱。

3.搞清楚狀況,再決定自己的反應/行為/語言的強度。

有一些事情,處理起來的成本太高,你就應該考慮不要去處理的可能性。

什麼叫做「處理事情的成本」?你需要做出的行為、你需要花費的時間、你會產生的情緒、你產生情緒的後續影響時間、受到你情緒牽連的事件的多寡和強度…這些,叫做「處理事情的成本」。

如果只是那種別人一時失誤,讓你眉頭皺了一下的小事;或者只是有人忽然一時情緒不佳,動作大了一點,說話難聽了一些…這種偶發而且不嚴重的小事,與其去處理,讓雙方小事化大,不如偶爾吃點虧。

而那種經常失誤,總是摔東西,慣性口氣爛到爆的人;你不會敬而遠之嗎…你又不是他父母,你管他幹嘛?

而這個時候,有個很用的思考是:【我也偶爾會這樣啊!算了,他只是今天很不順吧!】

依照事件的嚴重程度,我們應該採取不同的情緒去反應;一般人在面對別人的時候,第一個感受到的通常就是對方的情緒,所以,我們經常是在針對對方情緒做反應,並且經常性的乎略對方的語言。而個體所使用的情緒強度,更是直接影響那個人,語言和行為的攻擊性與否的關鍵因素!

如果你面對一個,不管大事小事,情緒強度總是調到戰鬥等級的人,想當然爾,他的語言一定充滿質疑,他的口氣一定帶有挑釁,他的行為一定像是你有多欺負他,或者你有多傷害他一般;面對這樣的人,你會不會一把無名火?你還會總是把他的事情,看的很認真嗎?你還願意總是體諒他,為他多想一些嗎?那你為何要做這種人?

就如同放羊的孩子的故事,如果你每次都大喊狼來了,不管是什麼原因,久而久之,一定不會有人再把你當一回事…你真的想要繼續那種,被邊緣化、被人漠視的人生嗎…

我今天的解釋,你看得懂嗎?我有解釋清楚嗎?如果你哪裡不清楚不明白,記得跟我說一聲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.K. Ice 的頭像
    S.K. Ice

    只收偽文青

    S.K. 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