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說到我使用的推論資料,都是你也一樣可以取的的資料。下篇,我想講一下你可以由怎樣的方式,來得到這些不同的資料來源。
我粗略的將這些「資料」,分成3種:1)過往知識2)口傳資料3)主動搜尋。
過往知識的部分,我放在首位。意思就是,過去你在學校/家庭/教育之中,所學到的知識,會成為你認識世界的根基。
一旦這些根基不穩,或者偏斜,你很容易就會產生誤解,這就是,你的底子,這個底子,跟你在校考試分數,幾乎沒有直接關連;有相關的,是你的學習態度和學到什麼。在這個,成功經驗無法複製的年代,你的底子打的厚不厚,會影響你的人生全貌。
這樣的議題,剛好跟之前的課綱爭議相呼應。在那場爭議之中,我記憶很深的幾句話之中,有一句是「我們只要學正確的歷史」。這句話讓我原本想站出來支持青少年言論自由的心情,完全毀滅。
而許多用誤解和繼承的仇恨鬼魂的眼光,在曲解歷史、搧風點火,甚至是那些,為了某種特定目的/利益,刻(惡)意截取部分知識,加以惡組合的其他網路言論,更是讓我,連最後一絲,想保護青少年的力氣都死光了。
一般讀過書的人,在自己的學科之中,都讀過類似「基礎導論」這樣的課程。而歷史學之中,有一門史學導論,探討的就是「真正的歷史」。
史學導論強調的是「沒有『正確(如實)』的歷史,只有『盡量貼近事實(仿真)』的歷史」,還有「不能用現在(今日)的思維知識,去撻伐過去(當時)的意識」。
什麼叫作「沒有『正確(如實)』的歷史,只有『盡量貼近事實(仿真)』的歷史」?
歷史是「由後人整理出來的『人類經歷事件』的紀錄」,其中參雜事件當事人、作史者等眾多的個人意識,每個人都只能依照自己程度,去看到那宏觀歷史事件中的一小部分!那絕對不是一件事情的真正樣貌。所以,這種由後代書寫的歷史,作史者的態度是否能夠超然、作史者的解讀是否能夠跳脫個人/時代意識,是這個歷史作品,是優是劣的關鍵。
就算是當事者記憶的口傳歷史,那有受到當事者個人偏見/知識/解讀,以及當事者大腦合理化運作過程的瑕疵,而常常出現,在史觀眼中,「於史相悖」的呈現狀況。
那,什麼是「不能用現在(今日)的思維知識,去批判過去(當時)的意識」?
像是從宋朝開始風行的裹小腳,以現代眼光來說,真是沙豬/野蠻/歧視/傷害…,可是人類世界,若有一件事情能在一個時代中,蔚為風潮,這代表,當時代的人類,對這樣的流行意識拳拳服膺。這是任何人,都不能否認存在的事實。你不能因為你生長在這個時代意識/知識之中,就去說歷史的記載不正確!!!
另外,像是歐洲中古世紀的宗教審判,你可以用現代知識,在註解或者後記中,以個人觀點批判它不文明,但是你不能用「現在知識」,去企圖竄改當時史實。
還有,許多人一直用秦檜「莫須有」一詞,大罵秦檜誣陷人都不需要理由,說他無恥之極。可是如果你不用現在的語言名詞解釋,回歸到當時的用詞真意的時候,人家秦檜說的「莫須有」,在他們的年代中,是「未必沒有」的意思。換個角度,就是現在的「嫌疑人」的意思。而如果我把文字換成,『當初秦檜把「嫌犯」岳飛,請去警局配合調查;可是連發了十二張通緝單,岳飛就是死不回來說明』,那你現在會怎麼想?
可是要能夠學到這種東西,你就必須,拋去你現在的偏見,盡可能回歸到歷史事件發生當時的意識。這,就是,不以今日知識亂判古事之罪。
另外就像是異文化問題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這個例子,台灣人算時辰的剖腹產。對台灣人來說,雖然未必會這樣做,但是算時辰的剖腹產是一件,可以接受/很正常的事。但是對於西方國家人民來說,這幾乎等同謀殺一般,幾乎就像是,你聽過的某些原始部落,小孩才三五歲,就把他丟在深山數日,活得下來才撿回來養一樣,可怕驚悚又超級不文明。
現在所有的知識/意識,都是過去人類事件(歷史)中,傳承/學習到的珍貴文化資產。任何你以現在知識,無法理解的過往經驗或者歷史紀錄,其中都有當時/當事者的,必然非如此不可的苦衷或者是限制。
任何一門學科,都只是在講述一個學科從開始到目前,發展的沿革!任何一門學科所能夠教給你的,都是「到目前為止」的知識;這些學科的學習,不是讓你以目前為最終極的永恆知識,它是在告訴你,『到目前為止的狀況』;而至於往後會有怎樣的發展,那就是我們這些學習者的正在參與的「未來的歷史」了。
如果一門學科,只讓你學會倨傲,自慢的以你的現在,去謾罵其他人的過去;那也未免太小看這些學科在漫長歲月中的累積!學習的目的,不是像中國一樣的「帳面數字」,學習是一件,讓你了解你處身的時代的知識,或許也在為其中一些人,提點一個,可以再進階研究的方向。
而過往知識,是一個人,理解新理念/新知識/新世界的基礎!如果你對過往知識的理解,是容易被煽動的、是充滿偏見的、是以誤解為出發的,你在銜接新發展知識的時候,就會產生一個dysfunction的狀態,產生錯誤解讀還算小事,頂多別人一直在進步,你一直停留在原地(可能是國高中知識),看著別人加官進爵,自己被世界遺忘罷了。
但是這個無法與新發展知識連結、無法學習/理解新知識的dysfunction的狀況,卻會讓你開始脫節於你自己的世界/人生!這種狀況,是讓人非常挫折的經驗。一但挫折經驗累積太多,錯誤解讀偏見又太過度炙剩,讓你充滿憤怒,出去亂砍人,危害社會世界他人的安全,這就是大事了。
這世界的確充滿不公義和偏見;但是這就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!如果教育了半天,你只學會謾罵/傷害/洩恨/利用他人,不如別浪費人民的納稅錢。不管是哪一門學科,醫學/科技/文學/…,未來還有無限可能,未來還會有許多可以出現的精彩,你難道只能永遠把眼睛放在過去?
政府與法律,不是我們要追尋的道德目標;政府與法律,是我們生活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!是大眾意識的最大利益處!改變政府,不如從我們自己改變起,然後影響多數人,當一個意識成為一個國家民族人民的共識,政府和法律就自然必須改變了。氣死自己,還不是便宜了那些,拿你當成宣傳,借題發揮的有心人士!!!衝動之前,熱血之前,先搞清楚,自己是先鋒先烈,還是為虎做倀啊…
而了解這一些,不需要讀政治,不需要讀法律,只需要你在過往教育的過程之中,了解學習的真意,真正學到一些東西。不然,就像現在大家都在說磁浮動力系統,你卻連基礎的物理常識都沒有,誰有那種美國時間,來幫你上一堂國高中物理,讓你去聽懂?當然你會變成,別人說磁浮好,你就說磁浮好;然後一天,摔在磁浮裡…
以前人類,以為宇宙是一塊平地,到了邊緣就會掉落地獄!
後來人類,以為宇宙是地球,出了地球會掉入黑洞!
現在人類,以為宇宙是多星系組織體,生命型式以碳元素存在。
以後呢?
那些你必備的過往知識,是你理解現在/未來/新世界的基礎,所以,教育不能充滿偏見/誤解,至少,我們不能讓自己,臣服於偏見誤解的知識。知識是過去的累積,不管任何一門學科,教育所能夠教導你的,都是該門學科的「歷史」。現在的一切,是以過去知識做判斷的;未來,是以過去知識為基礎的!所以,過去知識,真的非常的重要。
而過去知識所包含的範圍,除了學校教育的學識,還有家庭教導的處事態度/家教/情緒管理…,這是一個人的最基礎。如果你在這部分有所缺憾,別怕,辛苦一點改過來,至少未來還有可能。
2)口傳資料
口傳資料,包含你身邊/你接觸得到的人,都說些甚麼內容的東西/都注意一些什麼種類的資訊/都著迷於怎樣的行為有關。是一種,你聽得到的/你接觸得到/詢問得到的資料。
拿現在的face-book style的生活方式來說,那些你最討厭的,一天到晚轉貼/分享別人訊息的人,就是這種傳播方式,最好的媒介!(瞧!你最討厭的,未必真的都是壞的。)
很多你沒注意過的事,經由這種途徑,來到你的身邊,成為你很有利的知識。至少也能成為,你人際話題的溝通起點;所以,先別急著封鎖這些人。要感謝人家擴展了你的世界!
可是這些人所分享/轉貼的內容,依照那個人,他自己的程度/注意力/世界的寬度與廣度,而呈現一個,雲泥之別的差異。
處理的辦法是有的。所以,在這個海量資訊不斷湧出的新型態網路生活方式之中,你必須先設定,你要自己成為怎樣的人?
如果你希望自己做個people person,你就要熱烈歡迎那些,分享/轉貼那種,具社會話題性的/愉悅正向可以當成人際話題的/悲天憫人…訊息的朋友。
就算你不是這樣的人,所謂近朱者赤,耳濡目染的能力,人皆有之;別小看自己。你在網路上的每一個眼神的留駐,你按的每一個讚,你閱讀的每一些文字與意識,都正在感染你,朝著某一種特定的方向型塑你自己。
如果你希望自己給人「有文才」的印象,網上被我說成爛新詩的東西,你可能也得花點時間去看看…至少你看完,也才會知道,我說它爛的那些點(「嚴重缺乏詩詞美感意境的,用錯誤斷句、似是而非文藻堆砌,又不華麗又不美麗的三言兩語;那種嚴重缺乏語言邏輯和語言因果、文字意境的東西」是,這是我在上篇說的),到底有沒有道理。
而經過這種思考之後,當我說我最喜歡的新詩是楊澤先生的拔劍,你也才能知道,新詩也有文字語言意境的要求。那當我惡趣味,在詩後加上「拔劍猖狂去 拔劍到處去」這兩句,你也才能聽得懂我玩的雙關文字趣;並且,如果你真的曾經真的學過猖狂這個詞(過往知識),你就能聽懂,我玩哪一種文字笑梗了。當你聽懂的時候,你必然會大笑不已。又或許你會指責我的惡趣味,可是不管是褒是貶,你也得聽得懂我的玩耍,才能言褒貶啊,不是嗎?
好,關於口傳資料的處理方式是,先設定你要成為怎樣的人,然後對符合設定的分享,予以熱烈歡迎(鼓勵對方多分享這一類你需要的訊息)
→
依照分享者的世界寬度/廣度/和深度,刪選分享者。
畢竟,大量轉貼分享的人,他們的訊息有時候讓人很煩躁。可是你卻需要這些熱心者!該如何是好?
所以你要先花一些時間,去研究一下,這些分享轉貼機器人,他們所轉貼的訊息,對你來說是什麼意義。
你接近怎樣的意識/知識,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;所以,你要當怎樣的人,由你自己做主。
如果你不能確定你接觸到的訊息的好壞,不妨和其他人討論看看;當然,受限於我們自己的程度,我們可能對於那些,我們還不理解、鮮少接觸的知識,處在無法分辨的狀況中。這種時候,你可以先以這些訊息,帶給你的感受,是善意還是惡意的,來做一個初步的感應。相信你的直覺,你心中存有,分辨善惡的能力,你別捨棄 神給你的天賦。遠惡近善,不會有壞處的。
用「遠惡近善」的思考,去分辨你接近的人/情緒/行為/資訊,是一個很方便的方式。如果你希望自己有想法,卻總是容許惡解讀的東西,流竄在你的意識之中,那麼,你很快也會變成惡解讀者。這樣,就一切都完蛋了。
而,有意識的跟你的朋友分享/轉貼資訊的行為,甚至是有意識的針對某個新聞/資訊,和人討論,這些都對你非常有利;一個只想得到,卻從不付出的人,你自己會願意交這種朋友嗎?那,為何要當這種讓人討厭的人?
只是一定要記住,跟人討論,千萬要善出發,沒有人會忍受別人的惡語言/惡質問/惡攻擊。如果說出口的語言,只會遭人厭惡,那不如沉默。
3)主動搜尋
所謂的主動搜尋,就是「你自主的,針對某些名詞/意識/知識…,加以再蒐尋」;就是深化了解的意思。
搜尋的方式,可以是找資料/問人/查書/看書,當然你也可以問谷哥大嬸,但是我之前說過,谷哥大嬸的資料的來源,錯謬極多,好壞交雜,你要確定你自己有充分的該領域相關知識可以分辨。
主動搜尋資料要幹嘛?玩耍啊!運用啊!幫你趨吉避凶啊!幫你充滿魅力啊!…
主動搜尋資料,經過你自己的組合和理解和再結構之後,就會形成新的知識。很多有想法的人,他的想法,就是經過這樣的過程而得到的。組合/理解/再結構知識的成果優劣,那就是你自己的資質問題了。所以,在能夠做到「不差/好的」甚至是「優秀」的成果之前,多接觸那些有獨特見解的人/情緒/資訊,去學習別人的長處,就算不會做詩也會吟!
你每天接觸到的海量資料,意義並不只於「知道」的本身;這些資料,真的可以很大程度的幫助你的人生/工作/人際/生活/視野/世界觀,還可以幫助你調和心性,better自己。
希望我這週三篇運用身邊資訊的冗長文章,能幫助到你!從頭到尾看完,上萬字吶!真的,辛苦你了!呵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