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是這樣的,我真的喜歡而且習慣寫長篇。
我總是擔心閱讀者,因為對文章中會使用到的,很多概念、名詞、跨領域知識、知識正確性…這一些存在著誤解。
因為一旦閱讀者對這些基礎的定義存有誤解,那閱讀者就會,輕則看不懂文章,重則整篇看完,完全誤解。
所以,我總是想盡可能的寫清楚。而,這樣做的結果,字數當然就更多了,這就讓閱讀者在閱讀上,更辛苦了。
我左思右想,我寫文章的目的,除了我不寫不成活之外,我更希望,我自己的文章,可以幫助到誰。
像是經濟系列的預測,其實是可以讓人當成投資參考的。就像如果你當初有看到,英國脫歐公投前,我做出公投會通過的預測時,還有油價長期看跌,還有川普贏面很高,還有宏達電剛推出vr時的漲價預測…這些東西,對有在做國際股市或理財佈局的朋友,就可以先做佈局參考了。
而,那些訓練大腦神經連結,和心理困境,甚至是人生困境的文章,我更希望能幫助到心理有傷痛的人。
但是,這一切希望能幫到人的我的小心願,如果因為閱讀者對我提到的名詞、概念,充滿誤解,或者看不懂,那就會讓我非常非常的遺憾。畢竟,站在我自私的角度來說,寫半天,沒人看懂,或者是沒人能有收穫,或者只剩我自言自語,那感覺好淒涼…
所以,我想半天,既然我愛寫長篇,而我又真心希望自己寫的東西,能真的幫助到有困擾的誰,所以或許,我應該先從,教你怎麼閱讀開始做起。你覺得呢?
其實也不能說是『教』,是想邀請你,和我一起來,改變你閱讀的方式,希望讓你的閱讀,能夠更有效。
所以,我想從學習心理學、發展心理學、治療心理學,和腦神經心理學為出發,很簡單不用複雜名詞的,來建議你如何『閱讀』。
而我這裡說的閱讀,並不是你從小誤解的那種,重點背誦的那種,那只是背完就忘的分數手段,對於擴增你知識的深度和廣度,根本沒有用處。
我想建議給你的,是那種,讀完之後,這些知識會變成你自己的知識的那種,真正意義的學習和閱讀。
老實說,我認識很多人,都有閱讀障礙的情形,但是這其中很多人,在我和他們聊過以後(單純聊天,沒有正式測量的假說式推論),我認為,這些人之中,真正有閱讀障礙的,是非常少數的。
大部分的閱讀障礙,都有腦部因素,不是大腦損傷,大腦發育不全,不然就是腦部某區塊神經連結有問題,需要一些連結路徑重建的工作。
之所以會出現那種,疑似閱讀障礙的徵象,大部分都是因為,他們不懂怎麼閱讀。
在我們的教育中,學校一直強調的是背誦和分數。甚至是,你可以不求甚解,你可以不知道前因後果,只要會死背就好。
所以,長期這樣被教導的你,根本沒學過真正的閱讀,怪不得你會總是出現那種,類閱讀障礙的現象。
你沒有腦傷、
沒有學習的必要(只需要不理解的背誦)、
沒人期待你能理解意義、
沒人期待你能運用知識、
沒人要你去看那些不會考的地方、
……
從『用不到的,就是垃圾;無法理解的,就是浪費』的這種學習失效的角度來看,你過去所有的,不求甚解的背誦,全都在浪費你的人生。
這樣的狀況,持續越久,你就越無法『學習』,當然你的知識深度和廣度,就無法擴增,當然你就無法從閱讀中得到成就感,當然你就更排斥閱讀了。是不是。
這種扭曲的,以學習為名的浪費人生的方法,可能幫你拿到幾個學位證書,可能幫你得到幾個位階資格,但是其實你心裡一直清楚明白,你很心虛,你非常心虛。所以經常,在別人向你請教知識協助的時候,你找盡藉口、你胡言亂語、你東拉西扯、你顧左右而言他,有時你會生氣,有時你終於把別人打發走,轉身之後卻是徒增了挫折。
很辛苦吧…其實你不是一定只能這樣的…
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,是針對那些,被教育教壞學習胃口的朋友,的一種閱讀能力矯正方法。
如果我這方法對你沒有用(你至少要照做個三個月,再來評估是否有用,才會較準確),而閱讀學習這件事,對你又非常重要的時候,那你可能就需要,正式的去找身心科,做一個精密的閱讀能力診斷,然後再配合治療。
而針對那種,假性閱讀障礙的朋友,你就當做被我騙,我們試試看這個方法,說不定就可以簡單解決你的困擾。
喔!還有一件事必須先聲明。
我今天提出來的方法,並不能讓你提高學校的考試分數 !
這方法,比較接近自學的概念,是深度學習、自主學習的基礎。
分數取向很麻煩,因為,你背誦的重點,只是出考題的老師,認為的重點;當然人家能當主題老師,一定有人家的能耐,人家所認為的重點,一定也有其原因。
但是,每個人運用知識的目的、方向、範圍、跨領域連結…,都不盡相同,所以,別人認為的重點,未必可以適用於你的需求。
況且,A出題老師認為的重點,可能與B出題老師認為的重點不同。所以,以分數為唯一評量方式的,學習效率衡量,其實並沒有那麼有效。
或許多數時間中,你過往的學習,其實只是一種,模仿出題老師思維的仿效學習。
如此說來,其實你過往的分數,很大一部分,也只能解釋,你模仿的成功率,以及你成功預測出題者思維的準確度高低。那個分數,未必真能夠代表你的事實,尤其對那些,和95%的多數人,不一樣(過高及過低)的人來說,分數評量,是經常失效的。
好,我建議的方法,主要分成三部分:
1.輔助
2.聯想
3.產生意義
<1.輔助>
輔助的意思,是藉由你其他學習途徑,來輔助你的閱讀過程。
現在的人,雖然每天需要打字,看起來好像每天跟文字很熟,好像每天都有在閱讀一樣,但是其實,這些你看起來正在看著的文字用詞,在多數時間裡,就像路邊呼嘯而去的汽車,他們並沒有在我們心中腦裡,產生過任何意義。
甚至,整句話、整段話看過去,你感覺到的卻是那些文字用詞的情緒。
其實,文字是充滿文字表情和文字情緒的,就如同你聽過的聲音表情和聲音情緒,一般人只是不懂如何營造,但是這些情緒和表情,是確確實實存在的。
關於文字的情緒和表情,這次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說,以後吧!等以後有適當時機或者有需要,我們再來說。今天就聚焦在提升閱讀效果吧!
剛剛說到,一般人在日常溝通中,大量的依賴文字用詞。這是拜網路生態、智慧型手機發展所賜,我們大量的用打字溝通。
但是就像上段提到的,我們經常對看到的文字用詞沒有感覺,而最經常感覺到的,卻是文字用詞的情緒和文字用詞的表情。
這種狀況,其實非常危險。
雖然,我們社會共識中,很經常的在文字用詞上,有一定的通用解釋通則,但是,這種通則性的認知,卻經常沒有把說話者當時的狀況、說話者意圖、說話者個性因素、說話者個人認知或誤解、文化或區域用詞差異…等等等等因素考量進去 ; 所以,很多人的爭論,其實是意氣之爭。
甚至更多時間中,造成雙方意氣之爭的,卻是閱讀者自己當時情緒、閱讀者自己的認知和誤解、閱讀者意圖…等等因素。
所以,要『閱讀』真的不能看過就算,閱讀是必須讓閱讀者有所感觸,才能算是成功的閱讀。
而閱讀,更必須是盡可能不偏誤的,尤其是日常溝通,我們更應該把重點,放在和對方達成共識、得到互相理解交流的目的。至於那種為了自我學習才做的閱讀,更需要沒有偏誤去理解對方到底寫了什麼,而不是第一時間意氣之爭的批評爭執。
至於是否認同其言論,那就是另一個故事,那是我《那些似是而非的認知》系列最後,想釐清的部分了…
至少,先『讀懂』別人的意思先,其他,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說。
所以,第一個重點輔助,我建議兩種方法:
A. 唸音
這是指,在閱讀的時候,一邊認字,一邊使用自己可以聽到的聲音,同步的唸出聲音。
B. 手寫
一邊閱讀,一邊拿一隻筆,不管是書寫、畫圈、在文章中畫線、…都可以,只是不要分心去畫別的東西…
這兩個方法,其實都是有充分學理原因的。別急,下篇我會解釋清楚的。
(續下篇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