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會埋怨自己的薪水太少,罵老闆摳門薪水給太少,可是你有沒有想過,自己的薪水有沒有一套合理的計算公式?領多少薪水怎樣才叫做合理?
其實關於合理薪資的落點區間,向來是《工商心理》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研究區塊,像是有個「效率工資(Efficiency-wage)理論),它說的是給予員工較高薪資,有助於留住人才。這是傳統的『Monkey-Peanut Effect』,說的是:“if you pay peanut you get monkey”。
→但是經過近幾年的google高薪資實驗之後,這個理論其實被嚴重的打臉;光是拿google自駕研發部門來說,超高且不斷暴增的薪資,仍然留不住優秀的研發人員,許多自駕研發人員,轉進其他自駕公司,或者你可以說,這些曾經在google坐領超高薪的研發人員,寧可去一間,薪水少很多,機會可能也少很多的其他公司。
我問你喔,如果給你超高薪水,做現在一樣的工作,你會是甚麼感覺?開心?像中了樂透一樣,可是你會不會有些心虛的感覺?會不會心中開始出現一股,害怕被高估,擔心被揭穿自己其實沒有甚麼貢獻的事實的恐懼?會不會擔心自己可能步上什麼陷阱?
關於Google的高級研發人員,為何會出走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,我自己的猜測的是「對於名實不符的恐懼」。越是「人才」,越清楚自己的能力和侷限!尤其是在美國這個文化中成長的「人才」,大家其實對於自己能做什麼和做不到什麼,是處在一個心知肚明、不願佔他人便宜的狀況下的(當然我這裡說的,只限人才);當一個人才面臨自己被過度高估的情況,代表的是外界給予過多的期待,當一個「人才」心知肚明自己處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困境中,就算想訴說,也找不到能夠理解他處境的人可以說,失去前進方向、夢想和熱情一直被耗損,才華一直空轉…,身邊不明究理的其他親密者的過度期待、社會過高期待、擔心自己無法達到他人期待的恐懼…這樣的壓力,恐怕就是這些工程師出走潮的可能因素之一了吧!Google失去夢想的情況,可能比一般推測的狀況,嚴重很多…
其實,關於薪資,除了有「社會比較」(以社會一般狀況、敘薪價碼、一般平均薪資結構…等等因素為基準比較點)的因素之外,你做的工作,事實上是可以被明確計量的。
在「社會比較」的基礎上,所有一切工作都是可以被「價位化」的,簡單(與工作困難度無關)的價位化(直接價值)有,業務的訂單、文書處理的效率…等等等,你可以用「如果外包需要多少錢」等等的概念去計算;而較困難(較沒有實質或立即性,較不可眼見的,但影響重大的)的價位化(附加價值),像是一個人的工作積極度對其他員工造成的影響、工作氛圍、員工個人情緒對其他工作人員的影響…等等等。
我是不是又說了一大堆太難懂的東西?
好啦,簡單來說,你的工作,應該拿多少薪水,是有理論可以去做判斷的。事實上,你所支領的薪水,應該能夠讓你的老闆,有3~5倍的回收,意思就是,拿三萬薪水的人,替你老闆賺回九萬~十五萬的回收,你才是及格;
‧如果不到三倍,就是應該考慮不適任、需要工作調整、需要減薪、需要加以工作進修…甚至是解職/轉換跑道的可能性。
‧如果超過五倍,就應該是調薪、升職、給予更大工作權限、職務內容增加並且反映在薪資給付上。這時,「員工生涯規畫」工作人員,就需要開始介入了。
有沒有忽然間想冒冷汗的感覺?自己領的薪水,你有做到自己的職責所在了嗎?
我很悲傷的說句老實話,台灣的企業,在「徵聘」、「給薪」、「調職」、「員工進修教育」…各個員工相關領域方面,根本胡搞一通,我不知道這些老闆們是發生甚麼事,老闆們想搞死自己跟自己公司就算了,但是這種胡搞一通的狀況,其實是拖垮整個台灣的經濟阿~~~老闆們我問您,您給那些每天搞內鬥圖私利,還幾乎看不懂自己產業的大頭,那些嚇死人的薪水,卻付微薄的薪水給實際工作的基層,您是在鼓勵內鬥還是耗損實際工作的基層員工?如果大頭們把基層都逼走了,實際工作誰要做?單子接回來了,沒有基層去操作,或者基層缺乏支援和方向,你公司還能繼續運作嗎?當然還是有少數高薪大頭,真的有做到他們的工作職責,但是這種稱職的高薪大頭,台灣幾多存???而對這些稱職的高薪大頭,老闆們您給的支援、放權、薪資,是足夠、相等的嗎?
話說回我們台灣好了。其實,22K的存在,需要檢討的,並不只是慣老闆問題。世界各國都有這種現象,其實產業本身和相關學術研究,都難辭其咎。產學無法合作、產業自慢、學術怠惰,政策草率…都是造成現今困局,無可迴避的因素。
在產學不合作的狀況下,很多老闆、人資亂給薪,根本不懂招聘、給薪、教育訓練、升解職標準…各種員工相關研究,從招聘開始就毫無章法可言,浪費產業和員工的人生,也白白浪費了許多試用期薪資,還大大挫折了不適任員工的自信,明明舊有經營理論早就不合時宜,卻還是死腦筋。難道真的那麼想搞死自己嗎?
先不說世界經濟困局,也先不管世界新就業(多為青年)人口起薪下降的事實,舉世皆然,歐洲、美國、日本、世界各地,沒有比台灣的狀況好;所以,拼命想變成一個沒有比我們好的體制,根本是腦子洞很大的行為。
當初的22K,就是一個明顯良意變惡政的例子。當時馬英九前總統任內推動技職政策,要求產業給與實習技職生22K起薪,然後再由政府補助技職生學費的良善政策,卻被一些惡老闆惡意曲解,惡意辯解成「22K是政府建議起薪」;而馬政府卻沒有針對這種惡企業惡意曲解,進行警告、逞罰、阻止的強制公權力介入行為;然後天公不作美,勢逢世界景氣開始衰敗走下坡,方才開始了台灣22K起薪的風潮。
而,現在蔡政府只知道強制提高勞工薪資的政策做法,其可預見的必然後果,將會比當初的馬政府政策,造成的苦果更嚴重、更殘害國計民生。
我罵累了,不想再話說當年。我們應該把重點回歸到解決眼前困境這個方向。
事實上,工作雖然是一種天賦人權,但是你的工作,卻不是人家欠你的。你的工作有其必須做到的職責,還有必須付出的相對義務;一個整天只想著把工作草草了事的員工,和一個整天讓工作團隊氣氛相當糟糕的員工一樣,都是需要給予解職、降薪、調低職等的不適任員工。
而老闆們的確必須從付出的員工薪資中,得到利潤,但是這些利潤,其中除了老闆的經營所得,還必須要有更新企業設備、用在研發的準備金、設備維修更新、員工進修、員工健康維護…等等的金錢運作方式。
舉例像是機器/設備/工作人員健康維護,如果一家公司設備、人員健康出問題,將影響整間公司,倒掉都有可能(像是最近的蝶戀花旅行社);所以,這些都應該算成是老闆的必須支出。
這樣的狀況,並不只有科技業或大型企業才需要遵守。其實小至一間早餐店、路邊攤,大到影響國計民生的托辣斯企業,其實都適用這樣的經營方式。
沒有為老闆帶來利潤的員工,憑什麼要求加薪?
倚靠員工賺取龐大利潤的老闆,憑什麼苛扣員工薪資?
這是一體兩面的問題,不能單檢討其中一方,政府政策在制訂的時候,思考真的不能如此的單向性!!!
世界經濟環境早已經不同以往,舊有那種「只要我開心就好」,或者是那種「複製成功經驗」的經營學理論早就應該束之高閣。台灣現在很危險,沒有時間和力氣可以浪費在內鬥上了!
我們先從單方面強制提高員工薪資這點,即將出現的嚴重弊害說起好了。
已經出現的狀況是:強制提高員工薪資,會降低雇主聘任意願→企業轉向臨時雇傭尋求低層勞力供給→造成生產品品質出現問題→企業越是不敢接單→營業利潤越薄弱→企業規模縮小→倒閉潮出現。
像是我去年初就說過的日本的約聘制度和英國歐洲的零工時制度,也是這種狀況底下的產物。
日本的約聘制度,還有約定聘任的期限和保障薪資,但是歐洲的零工時制度,根本就是完全臨時工的概念,「我不保障你的工作時數和工作期限,你不做我找別人」;這種粗魯經濟政策之下造成的兩種苦果,並不只限於最低層的勞力需求,像是英國,連正常大學的講師,都經常有採用零工時制度的講師的狀況。
每個行業都有它的絕竅和工作常識,連路邊攤小吃店的端熱湯,都有它的竅門和方法,如果行業中全是新手門外漢,那不僅無益於業績提升,更是經常性的造成公司重大危機。像是日前台中連鎖餐飲店,因為打工人員配餐疏失,造成整家門市被收掉的狀況。一個新手員工充斥的公司,是很容易因為一次危機就倒閉的。更別提規模龐大的公司,你能想像一點震動都會造成千億龐大損失的台積電廠房,如果是由新手維修,會發生什麼慘劇嗎?
所以,對於越大規模產業的公司來說,與其使用不穩定的新手員工,不如全面換成機器人員工比較踏實。所以不要再說台灣不適用工業4.0了,工業4.0是所有人類不可避免的未來。機器人使用的問題,並不在死板板的工業4.0概念上,更不是只是大型企業的專屬!應該是擴展工業4.0的概念,而不是一昧的排斥新學說。
換個角度,我們從從業人員的角度來說,一個工作有期限,甚至是連基本工時都沒有保證的人,他心中是憂慮不堪的,他就不會肯多做一些,也不會肯辛苦自己多注意一些,「反正我是約聘」他心裡會一直這樣想,所以,什麼為了工作進修、什麼謹慎小心、什麼多做一些,連工作都必然會是草草了事的做完就好的應付心態,絕對不可能會有「做好」工作的心情。就算給薪再高又如何,做完這次,還不是要再找下一份工作?公司倒了又如何,我也無能無權無身分說話,緊張也於事無補,不如擺爛…長此以往,人民心中的不安會非常嚴重,暴力事件、短視性格…必然出現,無事生非造成國家維安資本的支出,甚至是革命都有可能出現…
問題不能只是治標,只是單方面逼迫提高人民基本工資的粗魯政策,是異常危險的。這件事情,應該要從薪資結構的重新教育和改變做起,這並不是單方面政府就可以決定的事,必須由政、產、學、勞各方,重新分向進行內部檢討改善,然後審慎討論之後,擬訂可修正政策,邊做邊修的。
政府可以和學者合作,針對人員給薪,廣設課程,提供企業主管進修、企業薪資結構評斷修正輔導,並且提供一般從業人員,認識自己工作相關知識課程的講師群,由政府和企業一起負擔進修費用,讓一般從業人員增進工作常識。目前的課程開設,可以說是完全失敗。
當然這種建議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環,但是連這種增加人民長是的教育都不肯做,讓人民處在失去理性、沒有依據只知道無限上綱,和習得無助的氛圍之中,這個國家,要走向哪裡?
今天最後問你一個問題,在知道自己的薪資有合理計量方式之後,你確定自己在工作上的付出,值得你領的薪水嗎…
如果你心中有愧,是不是該想個辦法來消除罪惡感?多做一些?做好不是做完?收斂自己脾氣?進修自己…
如果你確定自己薪資被低估,是不是該是時候爭取加薪了?
朋友們,花點時間,想想好嗎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