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我有些陷入低潮。我很厭倦我自己只能一直不斷的說「我很早以前就已經說過XX了,不信你可以去看某年某月某日某篇章的文章」這種話。我開始質疑自己,是不是再多的預見,都是枉然,什麼也改變不了…

 

 

然後佛學虔誠的陳老師聽到我的煩惱,非常好心的試圖安慰我;陳老師對我說「妳非常真知灼見,但是要讓人聽到,也需要俱足福德;所以,要利益眾生,還是要先養自己的福德啊!」

 

 

我就像是被一盆冰水狠狠澆灌一樣…是,陳老師,您說的是,我福德不夠,能力不足,所以,我應該要做的,並不是灰心喪志,我應該要做的是追憶初衷,重拾初心,繼續寫下去。

 

 

我這話並不是反諷喔!我不是說過很多次嗎?「別人有高於我們的地方,太好了,感謝他,我們快點學起來!」。就算有些疼痛,但是這才是一種,對的習慣!這樣做才是對我們來說,真正有好處的事。

 

 

很多時候,當我們有甚麼委屈或者情緒的時候,我們會不自覺得想從他人那裡尋找安慰;這種時候,我們會偏好去聽「耳順」之言,而把那些「逆耳」之言,都當成敵對意識。但是事情往往就壞在這一點上,情感就往往撕裂在這一點上。

 

 

假設我們永遠只聽得下「耳順」之言,那麼,很快的,我們的環境,會變成一種一言堂式的環境,屆時,我們就等同於自我監禁,自我隔絕於廣闊的世界;自我感覺良好、自我無敵概念、嚴律人寬待己的行為就必然出現…而我可一點不開玩笑,說的非常認真啊!

 

 

但是你知道的,我偽文青的天性,總是嘻謔的,所以,我常忍不住會嬉戲文字,總是正經不了五分鐘。像是上一篇,朋友來問我,是不是哪個文青惹到我,我是不是在罵人?

 

 

才不呢!我真的非常喜歡文青這個族群,所以才會經常逗文青玩耍;想當年我還沒變身偽文青之前,人家奴家我,也曾經度過那,貌似文青的慘澹少年時吶!要是討厭文青,不就討厭自己的曾經?沒有彼時為根基,何來今日一切?所以,我才不是那麼壞的人。其實阿,對我深惡痛絕的對象,我是盡可能的絕口不提的,因為我不想說髒話…哈哈哈

 

 

客倌您有所不知,那個《新經濟議題》,大概是我至今寫得最正經的系列文章了…恩,我還會繼續寫下去,只是我想有幾周的喘息時間…反正我那系列文章,其實是早於世界經濟發展至少三~五年,所以,讓我拖個幾周也還是早,你不要罵我喔…

 

 

今天我想跟你聊聊勸戒這回事。

 

 

我們的環境,真的一直在進步;光是跟五年、十年前比起來,路上樂於助人的人變多了,願意為陌生人伸出援手的人變多了,願意替別人多想一些的人,真的變多了。這,是很多人,一直在謾罵的狀況下,所看不見的善美。而這樣的轉變,真的是一種非常好的事情。如果你停止一直挑剔的心情,或許你會發現,我們的社會,雖然仍有非常多的進步空間,但是我們生存的環境真的溫暖許多,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

 

 

只是說到「勸戒」,這是一種對他人善意規勸的行為;既然是一種對他人作的行為,那就代表要勸戒他人的那一方,一定要主動跨出溝通的那一步。

 

 

在台灣這個並肩雜沓擁擠的生存環境中,要對陌生人說話,其實是一種,非常需要勇氣的行為。我常會把我們的環境,形容成籠鼠爭地,意思就是,當你把過多的老鼠,放在一個狹小空間的時候,很多老鼠會因為感覺地盤被侵入,而開始內鬥,互相攻擊。

 

 

所有人潮壅擠的大城市,都有這種現象;人和人之間很容易發生糾紛,很容易一言不合大打出手,很容易齟齬穢言相對,很容易衍生肢體暴力行為;尤其是在互相以為敵意的狀況下…

 

 

要前去規勸他人,規勸的一方就是主動的打破人際疆界,等同是侵入他人地盤一般,這種行為對生活在都市的我們來說,是一種地盤的被侵犯,當然也是一種很容易引發他人警戒心的行為;如果這種時候,規勸者的語氣又像是前來興師問罪,那麼,衝突就會一觸即發。

 

 

但是對於上前規勸他人的那方來說,其實規勸者要主動入侵他人地盤,自己的心情也難免忐忑緊張,所以這種緊張情緒作用下,也會經常的遺忘要自我控制友善化自己的語言。

 

 

尤其是站在規勸者的立場來看,規勸者通常帶有「我對你錯」的意識;這種意識,通常會衍生出有要去教訓他人的意識,口氣當然就差,用詞當然就尖銳了起來。

 

 

我知道你看到這裡一定不服氣想問我,難道對一個做錯事的人,我們還要溫言良語嗎?

 

 

我反問你一個問題,你上前規勸他人,先不講你的忐忑緊張的情緒,我們就你規勸的行為來說,你的目的到底是甚麼?

 

 

面對一個街頭狂揍小孩的家暴家長來說,你要的是制止小孩被虐,對嗎?還是你想制止自己記憶中被狂揍的回憶?

 

 

那個會在街頭狂揍小孩的大人,不用專業診斷,你就應該知道對方是個情緒控管非常有問題的人,那如果因為你激動的語言,讓對方感覺沒有面子,就算你暫時制止了小孩在街頭被狂揍,那,孩子回家以後呢?人家孩子要面對的,可是無日無夜的家暴陰影啊~

 

 

你罵得很爽,解決了你自己的一時的情緒,然後呢?小孩從此活在家暴地獄中,他情緒不穩的家長,看他一次打一次,要不是小孩有一天被打死,就是長大後一刀殺了施暴家長…

 

 

所以,如果你真為了小孩好,應該先委屈自己一點,先溫言隔離施暴者和受害者,趁機報警,請公權力介入…至少讓情緒控管有問題的家長,有機會被社會局介入;雖然成效可能不夠理想,但是,除非你可以負責小孩的一生,不然你上前謾罵施暴者的行為,就是反向的讓孩子陷入更愁雲慘霧生活的行為。

 

 

另外,像是騎機車時,發現隔壁機車騎士正吞雲吐霧。你上前規勸的目的是甚麼?

 

 

你只是單純想讓別人沒面子?還是希望別人能夠熄掉香菸?

 

 

如果你只是單純想找人打架,你可以盡可能的用謾罵的語氣,我保證你一定有架可以打。

 

 

可是如果你希望的是對方熄掉香菸,那麼,口氣好一點,用一個假設對方是一時疏忽的語氣,溫言提醒對方熄菸,不是更能達到你上前規勸的目的嗎?大家都愛面子,給人台階就是給自己方便,好嘛!

 

 

我們社會,被頻繁的政治操弄所影響,搞到很多人誤以為會罵就是英雄。可是謾罵卻是一種,把事情越弄越僵的行為;除非你想要去選舉,否則真的,為了你好,我真心希望你思考一下自己對「謾罵習性」的依賴。

 

 

那些要出來選舉的人,他們需要搏版面,他們要知名度,大聲謾罵,是對他們達成目的最方便的方法,馬上就可以上新聞;跟演藝人員一樣,有新聞就是好新聞。

 

 

但是對我們一般人來說,你沒有立委言論豁免權,你沒有美國時間跟人閒來無事逛法院,只會罵,只會污辱他人,你連累的不只是你自己,連你身邊的人,都會遭殃。

 

 

一旦你養成只要看不順眼就開罵的習慣,這往往是讓對方,搞清楚你的斤兩和你的程度的最佳途徑。你的一切,你的教育程度、你的修養、你的弱點…就隨著你的謾罵的情緒,像本攤開的書,在對方眼中一覽無遺…多不利啊。

 

 

而且,如果你一旦養成,只要看不順眼就開罵的習慣,你想想你親愛的家人,每天活在你狂暴的情緒中,一個不順你意就被你罵到臭頭…你正霸凌著自己最親愛的家人,你知道嗎?你的家人,會漸漸變成,唯唯諾諾不敢有自己意見的糯米人,他們要不是學會你亂罵的習性,成為另一個加害人;不然,就是變成他自己生活中,經常被欺負的角色…你,真的忍心嗎?

 

 

【如果達不到目的,不如不要說話】!

 

 

語言,不是只是讓你發洩情緒用的;只會發洩亂罵,甚麼都解決不了,那其實一切都是空,更可能為自己惹禍上身。這,是最下等的害人不利己的行為了。

 

 

如果語言只會為自己製造不利的環境和處境,不如不說話。

 

 

而,如果總是只能夠從別人的語言中,聽到敵意,那,這個問題就更大了。

 

 

如果你總是只能在其他人的語言中,聽到攻擊和敵意,那代表你心中的平衡點非常的不穩定,你的情緒天秤失衡,你的自信很薄弱,;這,是一個非常大的警訊。恩,如果你是這樣子的人,我會替你很擔心。

 

 

對一個道德心理層面正常發展的一般人來說,我們的心理,都有一個超我,一直不斷的會對自己的一切言行,進行超級詭異超高標準的自我譴責。尤其是你成長過程中,被責備過的事、你認為最難聽的語言,你的超我就越會用那種方式對待你;一般正常人的狀況,只是沒有把這種內在語言形諸於外而已,但是,我們心中,通常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自我譴責出現。

 

 

當這種超我的自我譴責聲量太大的時候,你會經常處在擔心受怕,害怕被責備、害怕自己的「真相」(這個真相,很多時候是一種很扭曲的印象;經常是不理性、無邏輯的)被別人發現的極度防禦狀況中,所以,你就更會從任何人的語言中,找到符合超我自我譴責的對應辭,來挫折自己的自信。

 

 

長此以往,你的自信會越來越低落,你的情緒控管會非常容易出問題,你的性情會變得詭異難測,你會喜怒無常,你會越來孤單。恩,我非常擔心有這種狀況的你。

 

 

其實,這種超我的運作,非常載舟覆舟。它是我們道德的防線,是我們自我修正的第一個機制;可是如果使用過度,你就會經常性的錯估自己,這會危害你的生存。

 

 

但是,這種狀況真的是可以藉由後天認知來做修正的。雖然困難度非常高,可是我有成功的控制超我的運作,我做得到,我相信你也可以。

 

 

有幾個「聽話」的步驟,提供你做參考:

1.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。

2.先讓自己情緒冷靜一下;不要急著做出反應。

3.用別人罵或說出的語言,將自己套進看看,看自己符合幾成。

4.倘若自己的狀況,都符合別人的指控,我們需要檢討自己,並且做出修正。

5.倘若別人的指控都不符合自己,那你還氣什麼,對方不過胡說八道,不入流小說看太多,整個在幻想,那你理他做甚麼?

 

※當反向時,盡量讓自己友善出發※

 

 

我說過,響叮噹的不是半瓶水,只有三滴水才會響叮噹!!!很容易誑語咒罵的人,他的真正心思,像一本攤開的書,昭然若揭。

 

 

舉個例子給你聽,就像是我在147中說過,我不會下載Pokemo Go的理由,還有市面上許多關於這個遊戲資安洩漏的訊息陸續批露之後,很多人大肆攻擊我們這種因為擔憂個資洩漏而不下載遊戲的人,說我們這種人是杞人憂天,還有各式嘲諷難聽的說法,很多說法我都看過,我沒被激怒我還是笑著,我非常尊重別人的言論。

 

 

我有個朋友也是那派,說我們這撮極少數人杞人憂天可笑,說那遊戲本身沒有錯,該譴責的是人性,控制好人性就好了。

 

 

可是問題是,說這種話的,通常對科技3C的傳輸裝置原理,和大數據資料庫的建置、還有科技產品…完全沒有概念。拿我那個朋友的例子來說,跟我們這撮人相比,他完全是科技外行。其實他會用那麼尖酸刻薄的語言嘲笑我們這一撮「跟不上潮流」的人,其實只是因為我們提出的證據和理由,他聽了也會心慌;但是因為他太喜歡這個遊戲,非常沉迷,所以,他上網發出這樣尖銳的評論,只是想合理化他想繼續玩這個遊戲的心情,並且找一些人來取暖而已。

 

 

所以我完全沒回應他的抱怨語言,我也真心相信,他的語言其實不是針對我。我還是當他是朋友,只是他太愛這個遊戲罷了。他應該是看皮卡丘長大的…哈哈哈

 

 

我都說了,我是伏爾泰的信徒【: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, 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.】;我並不會因為別人不承我好意而發怒,我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好意被曲解而動怒,我的預警只是說了我自己會採取的態度,並不代表沒有聽我話的人都是我的敵人。

 

 

如果我們容許自己對某些事件做出疑言或者評議,那麼我們就要有雅量,接受和自己不同的意見和聲音;更要時時檢視自己的言論,是否自己有需要修正的地方。這是我一直希望自己做到的功課,也是我一直提醒自己的關鍵意識。同一標準,不是嘛!

 

 

最後再提醒一次,如果你總是只能從他人語言中聽到攻擊和敵意,那會讓我非常擔心你。這是一件對你自己危害很大的習慣,如果可以,改了它吧!為了你好~

 

怎麼改,想要別人怎麼對你,先怎麼對別人!做,就對了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.K. Ice 的頭像
    S.K. Ice

    只收偽文青

    S.K. 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